時尚背後的【四大真相】
作為「時尚達人」的你,有沒有統計過自己一年會買和棄置多少件衣服呢?根據綠色和平的研究,香港每日棄置相等於 11.5 架雙層巴士的衣物,而每個香港人平均一年扔 15.4 公斤衣物,相等於 102 件T裇。這個驚人的數字主要歸咎於以下四大原因:
香港每日棄置的衣物數量(綠色和平)
1.「快速時裝」的代價
「快速時裝」因其廉價、多款式、時尚的設計吸引顧客,而且款式的更替快速,傳統時裝每年只分兩季– 春夏和秋冬,但快速時裝的「季度」每兩個星期便轉換一次,甚至有些分店每天都有新款式上架。作為消費者,能享受便宜的貨品和緊貼潮流,然而,你有沒有想過每一件衣服的背負着甚麼代價?
2. 無法獨立造辦
除了我們自身棄置衣服所造成的浪費,紡織業和各品牌的浪費更甚。許多時,設計師為了取得一件實物貨辦,會要求布廠漂染不同的布料,但染一次的最低生產量為一百碼,造一件貨辦卻只需要一碼布,其餘的九十九碼,即使撇除頭尾各二十五碼的次等布料,餘下的四十九碼亦已淪為廢物。同一款設計能真正面世的可能只有幾種顏色,但在設計時有試驗過多少種顏色,更不得而知。
3. 骯髒的生產線
時裝業是最浪費食水和最大污染行業之一。跟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,生產一件棉T 裇要用2700公升的水,這分量足夠一個人喝900天。而且生產時涉及多個染色等加工工序,要用上不同的有毒化學品,污水排放到周邊的水源,污染周邊的生態系統,同時亦排放出大量温室氣體,造成空氣污染。尤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許多生產商會將生產線設在發展中國家,而這些國家對環保的政策往往較為鬆散,令污染情況更無法無天!
時裝業的生產線(彭博)
4. 銷毀滯銷產品
不少時裝品牌為了維護品牌名聲,防止滯銷貨品被盗或以低價賣出,寧願將大量貨品棄置都不會讓它們流出市面或回收。早前 Burberry 就被揭發每年銷毀 2.8 億元滯銷產品,綠色和平的幹事批評:「這是時裝業界內醜陋的秘密,Burberry 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。」即使有部分公司而開始回收衣物,它們很少有讓衣服容易拆解、重製和回收的設計,實際問題似乎未有解決。
英國豪華時裝公司 Burberry 門店(網上圖片)
或許現在是時候重新思索「時尚」的定義,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梁町提就說:「若我們希望頻頻換裝以追趕時尚的欲望不變,自己及後代都不會有可持續的未來,因此,時尚的定義,除了指『衣着風格』外,是否更應視為一種『處事態度』?」